特朗普收到建议,学尼克松来一次访华行动,让中美两个大国和解?
再搞一场尼克松访华,特朗普就能做到,让中美两个大国“握手言和”吗?即将上台的特朗普,近日收到了一个建议——效仿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,来一次破冰之旅,让中美两个大国握手言和。提出这个建议的是一名美国学者——托马斯·弗里德曼,几周前的一次中国之行,让他感触良多。在他看来,中美两国当前的关系,就像是“两头大象正通过吸管相互对视”。托马斯·弗里德曼用“管中窥豹”这个词语来形容,或许更方便大家理解一些。但真正有这种想法的并非中国,其实只是美国而已,长期以来,中国对美外交政策始终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。反而是美国的对华外交风格,一变再变,经常言行不一,为中美关系增添了许多障碍。随着特朗普上台,中美外交风向会有什么变化,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较为关注的话题。回顾过去4年多以来,拜登时期虽然派了不少内阁官员访华,但他本人在总统任期内,并未对中国展开过一场国事访问。而在特朗普第一届总统任期内,他还曾受邀于2017年初对中国进行了访问,从这个角度来看,特朗普“2.0时代”,再来一次访华之行也并非不可能。但若说要跟尼克松访华一样,来一次“破冰”之旅,让美国与中国达成和解,从目前来看,条件还不成熟。尼克松访华原因也很简单,当年尼克松访华、随后中美建交,是在当时特殊的国际环境下,美国为了制衡苏联而作出的外交调整,标志着自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相互隔绝的外交局面终于打破。如今,50多年过去了,国际环境也出现了新的变化,美国开始给自己塑造新的“地缘政治对手”,并且将目光锁定了正在发展的中国。这个时候,美国看待中国的心态就发生变化了,“竞争”开始大于“合作”。现任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就直言“我们必须要与中国竞争,因为中国是美国在全球军事、科技和经济实力方面,最强大的竞争对手”。事实果真如此吗?很显然不是这样,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,我们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为了挑战谁、取代谁,而是为了给世界带来新的机遇。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然而美国却陷入了“霸权迷思”,将自身问题归咎于中国,这样是无法解决问题的,应当看到的是,中美有广阔的合作空间,双方合作大有可为。正如伯恩斯的后半段话说的那样——“复杂的现实表明,中美还需要在气候变化等国际问题上加强合作,如此才能创造一个更加稳定的世界”。如今,这道选择题摆到了特朗普面前,拜登在过去4年里没有做到的事,特朗普能否做到?这对于当前的美国而言,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。不仅国际局势不同了,美国如今也缺乏像基辛格那样卓越的政治家,被特朗普提名的美国新任国务卿卢比奥,是一个典型的对华“鹰派”政客,还被中方列入了制裁名单。特朗普和卢比奥在这样的“新内阁”班底下,特朗普将延续怎样的对华风格?是否能够听取建议,让中美两个大国达成和解?恐怕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搜索
-